“山寨”就业协议,给大学毕业生上了糟糕一课

admin 2个月前 (07-30) 1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别再把大学毕业生困在一纸“山寨”三方协议上。

“山寨”就业协议,给大学毕业生上了糟糕一课

  “只能说无奈。他无奈,我们也无奈。”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前不久,待业的应届毕业生荔枝和辅导员一起“山寨”了一份三方协议。毕业生签署三方协议,意味着找到了工作,学校再根据三方协议的签订情况来统计毕业生就业率,该就业率与学科专业“是否继续存在”息息相关。按照规定,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需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实际上,我国教育部门已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调整为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但是,由于毕业生签约就业情况,不仅关系到学校形象这一“面子”,还关系到专业招生这一“里子”,为提高签约就业率,有的高校就给辅导员下达签约任务。

  随之,就出现了一条“山寨”三方协议的“假就业”链条,有辅导员为了“方便”学生,直接代其“网签”;有商家帮学生实现“假就业”,提供付费“盖章”服务……

  如何治理“假就业”链条?之前,教育部发文要求加强对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的核查,但由于是由学校统计上报,而负责审核的又是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考虑到这一情况也事关地方教育部门的就业工作政绩,这种“山寨”的三方协议和虚报的就业率数据,就很难被一一核查出来。也因此,即便有学生现身说法,称其就业协议是“山寨”的,也难以获得正面回应。

  真实掌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当然重要,但前提必须是真实。要真实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需要转变目前的工作思路。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不能由高校自行统计、上报,而应该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调查、统计,这样才能避免高校自己“山寨”协议书,或为其背书。

“山寨”就业协议,给大学毕业生上了糟糕一课

  当前,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普遍重视高校毕业生毕业离校的就业情况,也称初次就业率。但从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看,毕业半年与一年之后的就业情况与刚毕业时的就业情况相差很大,加之近年来一些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因此有高校领导一直呼吁,取消初次就业率统计,改为统计中长期就业情况。

  这其实是更符合人才培养与就业规律的。这样,高校不仅能对毕业未就业的学生进行跟踪服务,还可以与毕业校友建立长期联系,更好地促进毕业校友的职业与事业发展。相反,强调毕业时的就业情况,就会迫使高校围绕就业开展教学工作。

  因此,不少高校都把毕业这一年变为了就业年,让学生参加就业实习、跑人才市场,不开设课程,甚至不重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这无疑导致大学教育缩水,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也从根本上影响就业。

  此外,也应明确统计毕业去向情况的用途,不是用来决定某专业的“生死”,而是为学校进行教学调整、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便于学校进行更科学的论证。因为,不同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同,不能用单一的就业率指标来评价其办学质量,决定某专业“生死”。

  如综合性学术型大学,某基础学科专业就业率不佳,不能就不办该专业。简单用就业率来评价某专业,不仅会导致所有大学办学都以就业为导向,把大学课堂变成职业培训班,也会催生急功近利、弄虚作假。

  无怪乎,一些毕业生清楚“山寨”就业协议书,不能改变自己“没有就业”这一现实状况,但也理解辅导员、学校的难处,为了不影响自己所读专业的招生情况,于是“配合”学校做出“好看”的就业率数据。

  但为了实现某种功利目标而弄虚作假,显然是大学给毕业生所上的很糟糕的最后一课。教育部门和高校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别再纵容“假就业”,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就业服务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是被“无奈”困在一纸“山寨”三方协议上。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